為營造校內良好的學習風氣,本校不定期延聘校內外名師,舉辦學生學習講座,強化訓練與學習的深度,培育具備主動學習能力與態度的學生。
■學習講座:24小時時間分配術
■參與講座學生:華教系 陳鈺婷
此次教資中心邀請的演講講師是來自台北市立大學的王淑俐老師,這是我聆聽教資中心演講,頭一次不見講師用簡報,而以她豐富生動的肢體語言,及富有表演力敢秀敢說的方式取代傳統演講,可謂別出心裁。
前半段演講,老師以五月天〈乾杯〉和《翻滾吧!阿信》的主題曲,做為開場,引導我們思考自己有何夢想與賦有什麼天資。後半場的內容則扣回主題,老師以自身經驗與我們分享她的時間管理術。昔日聽有關時間管理的講座,多半是以理論居多,但這場演講,卻以脫俗、比較的方式,兼容時間管理法則和健康觀念,帶給我們另類的時間管理講座。
其中,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對於「鬧鐘」的理論:鬧鐘響卻沒聽到,表示渾沌之人;一響就起床,表示被制約,不用響就能自己起床。老師笑稱這種人為超人,已有身體時鐘,起床成了習慣。這樣的鬧鐘事例很是有趣。簡言之,時間是可被安排的,而不應無度的任意揮霍,我覺得最好的起床時間是依時節起床,像冬季就應該早睡晚起,秋季應早睡早起,春、夏二季應晚睡早起,順應陰陽五行的睡眠方式,可以使身體變得健康,有句名言說道「雖然早起不保證能成功,但成功的人多半早起」,這句話真是深植我心。
藉由這次講座,讓我們省思什麼事對於現今的自己是最重要的,什麼是實踐理想的阻因,應該如何做可以讓自己盡快達成理想。我認為終歸一點,無論阻因為何,時間管理都是最重要的。此外,更讓我對時間有警覺性,畢竟時間無色無味無消無息,若隨意浪費光陰,那麼蹉跎的便是自己的人生與大好的前程。感謝教資中心所舉辦的演講,及講師所帶給我們的一切啟發。
對象:
教師
職員
大學生
研究生
外籍生
畢業生
新生
高中生
校友
家長